哪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单方解除合同?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2018/5/28 11:48:55 748

       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法定可解除合同的情形,一方当事人就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与义务,这就是合同的单方解除。那么,哪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单方解除合同呢?
       《合同法》第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
       (3)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比如在租赁合同中,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货物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那么,当事人根据上述情况单方解除合同的,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呢?
       根据相关规定可知,当事人单方解除合同,在违反了合同法有关规定的情况下,才需要就其违约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换言之,当事人根据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况单方解除合同的,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相反,对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或者迟延履行债务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构成了根本违约,当事人可以请求其根据合同约定或者合同法等规定承担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违约责任。
       此外,双方发生合同纠纷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只能够通过诉讼处理,此时就会涉及到管辖法院选择、证据收集等法律问题。因此,当事人在不知晓如何处理能够更好维护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建议当事人委托律师直接代理,毕竟专业的事情留给专业的人做,效果是最好的。
       更多关于哪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单方解除合同的内容,或者您有其他合同纠纷的问题,比如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违约时可否要求赔偿违约金?等问题,欢迎登陆http://m.sunlawyers.com/ 搜索关键词或致电律师免费咨询电话400-62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