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会有什么后果?

2018/5/4 10:35:14 2465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他人名义进行投标。但实践中,一些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建设单位为获得建设项目的承包权,不惜铤而走险,以他人名义进行投标。那么,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会有什么后果呢?
       1、行政处罚责任
       《投标招标方》第54条第2款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尚未构成犯罪的,按照以下情况处罚:
       (1)处中标项目金额0.5%~1%的罚款;
       (2)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5%~10%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3)情节严重的,取消其1年至3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2、民事赔偿责任
       《投标招标方》第54条第1款规定,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刑事责任
       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延伸】中标无效的,应如何处理?
       《投标招标方》第64条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违反招标投标法规定,中标无效的,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规定的中标条件从其余投标人中重新确定中标人或者依照招标投标法重新进行招标。
       想知道更多哪些建设项目必须要通过招标的内容,或者您有其他建设工程问题,比如 工程质量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等问题,欢迎登陆http://m.sunlawyers.com/ 搜索关键词或致电律师免费咨询电话400-62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