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标准(详细版)

2018/7/20 10:44:39 751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等法律规范,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那么,发生医疗事故,应如何赔偿呢?
      实践经验表明,医疗行为经司法鉴定机构鉴定存在医疗过错的,受害人及其家属可以依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规定主张以下赔偿:

1、医疗费

医疗费包括医药费、诊治费、检查费、抢救费、手术费、住院费等,赔偿标准按照实际损失确定。

2、误工费

误工费以患者实际收入计算,患者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计算;患者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当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患者无固定收入,既不能证明其最近3年平均收入状况的,也不能证明其所从事的行业的,可以按照当地上一年度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3、护理费

护理费参照误工费的规定予以计算,期限以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为原则,最长不超过20年。

4、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5、交通费

    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赔偿,但需提供与就医地点、时机吻合的正式票据作为支出凭证。

6、营养费

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予以确定。

7、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伤残赔偿指数×法定年限

8、残疾器具费

辅助器具费用×合理赔偿周期

9、后续治疗费

以二次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为赔偿标准

10、丧葬费

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11、被扶养人生活费

被扶养人生活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法定扶养年限(根据被扶养人年龄确定)×伤残赔偿指数÷法定扶养人数

值得注意的是,胎儿可以作为被扶养人主张被扶养人生活费。

12、死亡赔偿金

(城镇标准)

死亡赔偿金=地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死者年龄确定的赔偿年限

13、精神损害赔偿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的赔偿标准问题外,医疗事故纠纷还涉及到证据收集、举证责任等问题,为保障受害人及其家属的利益最大化,建议受害人在事发后尽早委托律师,尽可能在律师的协助下处理相关事宜。
      更多关于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标准的内容,或者您有其他医疗事故纠纷的问题,比如 医生迟延治疗造成患者损害,怎么赔偿?等问题,欢迎登陆 http://m.sunlawyers.com/ 搜索关键词或致电律师免费咨询电话400-62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