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如何划分等级?
2018/9/7 11:09:12
927
医疗事故的发生,必然涉及到赔偿的问题。但是,实践经验表明,医疗事故赔偿款的高低与患者的损害程度及医疗事故的等级紧密相关。那么,我国法律规定医疗事故是如何划分等级的呢?
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规定来看,医疗事故的分级是根据医疗机构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以下4个等级:
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2、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细分为);
3、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4、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在上述的基础上,卫生部公布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则对上述的等级进行细分了或者列举相关情形,主要如下所示:
(1)一级医疗事故划分为2个等级,即: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二级医疗事故划分为4个等级,即: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和二级丁级医疗事故。
(3)三级医疗事故划分为5个等级,即:三级甲等医疗事故、三级乙等医疗事故、三级丙等医疗事故、三级丁级医疗事故和三级戊等医疗事故。
(4)四级医疗事故没有划分等级,但对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16种医疗事故情形进行了列举。
更多关于医疗事故如何划分等级的内容,或者您有其他医疗纠纷问题,比如 一级医疗事故,应如何赔偿?等问题,欢迎登陆 http://m.sunlawyers.com/ 搜索关键词或致电律师免费咨询电话400-6262-163.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做您的掌上律师
国晖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