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2018/9/17 14:55:05 767

       医疗事故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与患方之间产生的因医疗过错、违约而导致的医疗损害赔偿及医疗合同违约的一种纠纷。那么,实践中,当事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该类纠纷呢?
       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3种途径解决:
       1、私下解决:双方自行协商
       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与医疗机构双方可以先就争议的事项进行协商处理。双方协商达成的协议,只要不存在重大误解或非受胁迫所签订等法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协议都可认定为合法有效。
       2、行政解决: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规定表明,发生医疗事故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医患双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以书面的形式提出申请,且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3、司法解决:向人民法院提起医疗事故纠纷的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规定表明,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患双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进行判决。
       值得一提的是,当事人有权选择上述任何一种途径解决事故争议。但是,不能同时选择2种途径解决医疗事故争议,且已经进入民事诉讼程序的,不能再通过行政程序处理。
       更多关于医疗事故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的内容,或者您有其他医疗事故纠纷问题,比如 医生失误造成患者损害,怎么赔偿?等问题,欢迎登陆  http://m.sunlawyers.com/  搜索关键词或致电律师免费咨询电话400-62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