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变更、撤销已签订合同,就该这么做?

2019/3/27 11:33:09 760

       在我国合同法中,存在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概念,是指经签订已经成立的合同,如果存在法定的事由,则允许当事人申请变更或撤销全部合同或部分条款的合同。
       我国《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1. 合同的效力状况
       撤销前:合同已经成立并生效;
       撤销后:合同自始无效。
       ●举例:
       甲因遭乙胁迫,将一套房出卖给乙,交付并办理了过户登记。
       ●分析:
       此时,乙取得房屋所有权。因为撤销前,甲、乙买卖合同成立并生效,甲享有处分权,办理了过户登记。发生物权变动,房屋的所有权归乙。但甲享有撤销权。如甲起诉撤销后,买卖合同无效,乙已经取得的房屋所有权消灭,甲回复对房屋的所有权。
       2. 仅特定人享有撤销权
       (1)重大误解案件中:误解方享有撤销权;双方存在误解的,双方均享有撤销权;
       (2)显失公平案件中:受有不利益的一方享有撤销权。
       (3)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案件中:受害人享有撤销权。
       (4)代理人订立合同时,遭受欺诈、胁迫或重大误解的案件中:代理人不享有撤销权,撤销权归被代理人所有。
       3. 撤销权的行使
       撤销权只能以起诉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行使,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1年的除斥期间。另外,撤销权可明示或默示放弃。

       律师介入合同纠纷,欢迎致电律师合同顾问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2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