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记:这些情形,缓刑、假释是可以被撤销的!

2020/2/27 12:00:17 887

       对于缓刑犯、假释犯,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被发现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应当撤销缓刑、假释的,由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撤销原判决、裁定宣告的缓刑、假释,并书面通知原审人民法院和执行机关。
       具体理解缓刑、假释的撤销:
       1.缓刑、假释的申请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时候,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并将建议书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20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纠正意见后1个月以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定。
       2.缓刑、假释的撤销
       罪犯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作出缓刑、假释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执行机关的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后1个月内,作出撤销缓刑、假释的裁定:
       (1)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2)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1个月的;
       (3)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4)受到执行机关3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5)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撤销缓刑、假释的裁定,一经作出,立即生效。
       人民法院应当将撤销缓刑、假释裁定书送交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由其根据有关规定将罪犯交付执行。撤销缓刑、假释裁定书应当同时抄送罪犯居住地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 国晖刑事律师提醒您
       刑事案件,涉及亲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在亲人面临刑事责任追究时,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应由律师介入,运用辩护技巧,最大化的彰显法律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