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止审理的情形有这些:....

2023/3/6 14:25:27 286

       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因出现某种原因而导致诉讼暂时停止,待原因消除后诉讼继续进行的制度。那么,行政诉讼中止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中止诉讼:
       (1)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5)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6)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
       (7)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诉讼的中止不等于诉讼的终结。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最大的区别在于:
       1、诉讼中止:在中止诉讼的事由或者原因消除后,诉讼就会恢复,人民法院会继续审理该案件。
       2、诉讼终结:是指诉讼开始后,出现了令诉讼不可能进行下去或者进行下去已无必要的情形,最后由       人民法院决定结束对案件的审理。也即,导致诉讼终结的情形消灭后,诉讼也不会再恢复。
       【相关链接】行政诉讼终结的情形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2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
       1、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
       2、作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后,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3、因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或者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或者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导致中止诉讼满90日仍无人继续诉讼的,裁定终结诉讼,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
       更多关于行政诉讼中止审理的情形有哪些的内容,或者您有其他行政诉讼问题的,比如 确定行政诉讼的管辖法院,要注意哪些问题?等问题,欢迎登陆http://www.sunlawyers.com/ 搜索关键词或致电律师免费咨询电话400-62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