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2023/11/15 15:35:14
329
·引导语:借款纠纷适用民事纠纷普通的3年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是指民事权利的法院维权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否则超过一定的时间不予主张的,那么将会失去法院保护权利的完整度。因为超过诉讼时效后,即便起诉,被告也有抗辩权。
诉讼中,如果被告的时效抗辩权成立,那么大概率法院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或不予支持其诉讼请求。那么,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呢?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借款合同作为一般民事纠纷,也适用该3年的诉讼时效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借款合同有还款日期的,则还款到期日的后一日为时效的开始计算时间。
在计算时效时,应当注意时效中止与中断的问题:
1.时效中止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1)不可抗力;(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6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2.时效中断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时效的计算,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考量。
◆ 国晖公司律师提醒您
借贷纠纷、疑难,律师介入纠纷协助与咨询帮助,欢迎致电由国晖律师提供的法律咨询热线:400--6262--163.全国30家分所,570+律师,任您选择!
http://www.law-data.cn/lawnews1759464.html 《民法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做您的掌上律师
国晖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