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职权罪的定罪量刑标准2023

2023/12/5 0:00:00 326

       滥用职权,是指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如张某某在担任国有甲公司董事长期间,擅自决定该国有甲公司大规模投资证券市场,参与股票炒作。
       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3)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4)主观方面为故意。
       需要知道的是,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他主体不构成本罪。另,滥用职权的行为,必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结果时,才构成犯罪。
       为依法惩治渎职犯罪,《刑法》第397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那么,怎样算“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97条规定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9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6人以上的;
       (2)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3)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4)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造成伤亡达到前述第(1)项规定人数3倍以上的;
       (2)造成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3)造成前款规定的损失后果,不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致使损失后果持续、扩大或者抢救工作延误的;
       (4)造成特别恶劣社会影响的;
       (5)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以上为滥用职权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