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如何起诉?

2024/2/9 15:20:38 342

       当民事权利无法实现并因此引发矛盾时,诉诸于法院是最后唯一恰当的选择。诉讼也即权利方可以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义务或承诺。诉讼的意义在于一旦胜诉,就可以拥有国家的强制力保障:申请强制执行。
       那么,如果是一起借钱不还的案件,起诉该如何进行呢?
       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于借贷纠纷的诉讼,具体可有:
       1.选择法院
       正常来说,借贷案件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而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该起借贷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收集证据,拟定诉讼状
       法律上,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皆可作为证据使用,而借贷案件中的常见证据主要为:书面证据,证人证言,转账记录,录音等,具体常见的包括当事人签订的借款合同,借条,欠条、微信转账记录、银行转账记录等。
       运用证据,原告根据自己诉求可以拟定诉讼状,诉讼状的基本内容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3. 立案和开庭
       将诉讼状及相关证据递交法庭后,法院会进行立案,并在法定的时限内进行开庭判决。当然,在这之前,根据双方的自愿,法院可进行调解,如果各方达成调解协议的,亦可解决纠纷。发生法律效力后的法院调解书和判决书一样具备申请强制执行的效力。
       根据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而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