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婚姻是无效的?

2024/4/27 0:00:00 268

        引导语: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确认婚姻无效由谁申请?点击直接咨询】

        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它代表着两个人决定共度一生,组建一个家庭,共同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然而,生活并非总是如人所愿,有时候,有些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无效性。那么,哪些情形下,婚姻是无效的呢?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婚姻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重婚

        指有配偶的人再次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该人登记结婚的行为。重婚违反了一夫一妻制的原则,不仅在民事上婚姻无效,而且在刑事上也可能构成犯罪。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近亲结婚会大幅提高后代中隐性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及先天畸形的发病率,这对后代健康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因此,我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所谓直系血亲,是指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包括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一代的亲属。所谓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指出自同一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直系血亲之外的血亲,包括兄弟姐妹之间,含同父同母的全血缘的兄弟姐妹以及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半血缘的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伯、叔、姑与侄子、侄女,舅、姨与外甥、外甥女之间。

        (三)未到法定婚龄

        法律对于最低婚龄的规定是为了保障男女双方在结婚时生理与心理的成熟,双方能够承担婚姻的后果。《民法典》中规定,男性结婚最低年龄为22周岁,女性为20周岁。未达到法定婚龄不能结婚,民政部门不能为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对于未到法定婚龄的婚姻,确认其无效的请求应在当事人达到法定婚龄之前提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10条的规定,申请宣告婚姻无效只能在婚姻当事人一方未达到法定婚龄之前提出。如果婚姻双方当事人均已经达到法定婚龄,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就已经消失,其婚姻转化为有效婚姻。

        在处理无效婚姻的案件时,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对婚姻效力进行认定。如果婚姻被确认无效,根据《民法典》第1054条的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同居财产纠纷,点击直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