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被辞退后仲裁有用吗?怎么申请?

2024/5/5 11:09:34 118

       引导语:在劳动者被不公平解雇的情况下,通过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恢复劳动关系、支付赔偿金等。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职场生涯中有不少劳动者会遇到诸如拖欠员工工资、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违法辞退员工等不遵守劳动合同法行为的公司。当双方无法就劳动争议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时,劳动者通常会想到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员工被辞退后仲裁有用吗?

       答案是有用的。例如,在劳动者被不公平解雇的情况下,通过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恢复劳动关系、支付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首先,劳动者需要在劳动争议发生后1年内,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在提交仲裁申请后,劳动仲裁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劳动仲裁机构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将进行裁决。裁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遵守。

       需要注意的是,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要保留好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这些材料是申请仲裁的重要依据。其次,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明确仲裁请求和事实依据,根据自己的请求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

       当然,劳动仲裁并不是万能的。在某些情况下,劳动仲裁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劳动者的诉求。例如,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或者需要进行司法鉴定时,劳动仲裁机构可能无法作出满意的裁决。此时,劳动者可以考虑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