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必须判刑吗!

2024/6/18 14:35:09 116

       ︾ 引导语:涉嫌犯罪被纳入刑事诉讼的当事人,非经人民法院审判,不得认定有罪。
       在我国,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有《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
       涉嫌犯罪被纳入刑事诉讼的当事人,非经人民法院审判,不得认定有罪。而且即便审判有罪,也存在不予处罚的可能,并非都需要判刑。不同的刑事诉讼阶段,都存在无罪、不予处罚的可能性。
       根据《刑事诉讼法》,具体可有:
       1.拘留侦查阶段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被刑事拘留如果找人,点击咨询律师】
       2.检察院公诉阶段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下列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3.人民法院审判阶段
       《刑事诉讼法》第200条规定,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2)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3)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刑罚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惩罚罪犯、教育改造,而判刑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之一。在判刑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罪犯的个体背景,权衡各种因素,确保刑罚的公正、合理和有效。刑事案件并非必须判刑,也可能存在无罪、不予处罚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