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工伤赔偿必须先仲裁吗!

2024/8/4 18:21:18 145

       ︾ 引导语:劳动仲裁是工伤等劳动者与单位相关纠纷在诉讼前的前置程序。

       因为工伤赔偿发生的纠纷可发生在职工与工伤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单位、用人单位与社会保险部门之间,如因为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纠纷、因工伤理赔项目计算发生的纠纷、因工伤认定不服发生的纠纷等。

       工伤纠纷的处理可分情况来走相应的救济途径:

       1.职工与单位之间的工伤矛盾

       《工伤保险条例》第54条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5条明确了纠纷解决的相关流程:

       (1)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也即,职工与单位之间的工伤矛盾,应当先尝试和解,之后调解,再之后申请劳动仲裁,最后才是诉讼。和解或调解是自愿,但诉讼前必须进行劳动仲裁。

       2.职工或单位与社会保险部门之间的工伤矛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图片

       (1)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2)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3)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4)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5)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上面五种情况下,可以选择行政复议,也可以选择直接诉讼,不涉及仲裁流程。

       ◆国晖工伤律师提醒您
       工伤事故处理,遭遇困难、挫折,单位不给认定、赔偿不合理的,欢迎致电免费咨询热线:400--188--9691获得工伤律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