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可以判缓刑吗?

2024/10/22 10:47:18 269

       醉驾是指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醉驾行为人因醉酒在驾驶过程中通常会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以至于对驾驶行为失去合理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因此,醉驾行为对自身及公共安全危害极大。

       我国《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驾。

       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之一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结合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由此可见,醉驾人员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可以通过合理辩护,争取缓刑判决。

       但是对于醉驾案件来说,我们建议尽早委托律师介入。辩护得当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不走到法院审理那一步。

       在每一个具体的醉驾案件中,警方搜集整理完证据之后,会将案件已送到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而检察院拥有决定到底要不要起诉的权利。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醉驾的最高刑是拘役,因此如果犯罪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那么当然也就不存在后续的问题了。具体操作建议委托律师介入协助处理,以争取最有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