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在工作中受了伤,或者被确诊为职业病,您知道自己的权益该如何保障吗?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工伤认定的时效只有1年!是的,您没有听错,只有1年!所以,请务必抓紧时间,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工伤认定,是每一个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后获得赔偿的重要前提。它不仅仅关乎您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还关乎您的误工补助、伤残津贴等一系列的权益。工伤认定的申请并不是无期限的,它有一个严格的时效限制。那就是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只有1年的时间!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效,工伤认定申请可能就会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拒绝受理,合法权益也将无法得到保障。
那么,面对这个只有1年的时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劳动仲裁走么走流程,点此查看】
首先,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们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这是《工伤保险条例》对用人单位的明确要求。如果用人单位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在30日内提出申请,那么他们需要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延长时限,但延长的时间也不能超过30日。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那么在此期间发生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将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
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说,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那么劳动者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如事故现场照片、证人证言、医疗诊断证明等,以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能够顺利进行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的时效只有1年,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时间限制。一旦错过,您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无论是在工作中受伤,还是被确诊为职业病,您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做您的掌上律师
国晖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