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有赔偿吗?

2025/7/3 0:00:00 5175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到期处理是每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当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时,是否涉及赔偿问题,往往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合同到期续签赔偿与否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位主动不续签,一种是职工主动不续签:

       一、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如何跟单位仲裁诉讼,点此查看流程】

       当劳动合同到期,若用人单位决定不续签,通常情况下,是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这种补偿的计算依据是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具体标准为: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则支付0.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但需注意,如果用人单位在维持或提高原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续签,而劳动者不同意续签的,用人单位则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已经尽到了合理的续签义务,劳动者的不续签行为属于其自主决定,用人单位无需为此承担责任。

       二、职工个人不续签劳动合同

       与单位不续签不同,当劳动合同到期,若职工个人决定不续签,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是无需支付经济补偿的。这是因为,劳动合同是双方自愿签订的,到期不续签也是双方自愿选择的结果。只要劳动者按照法律规定和单位规章制度,履行了正常的工作交接等离职手续,就不存在违约或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

       然而,也存在特殊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在续签时降低了原劳动合同的约定条件,导致劳动者不同意续签并离职的,用人单位仍需支付经济补偿。这是因为,用人单位降低续签条件的行为,实际上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有权拒绝,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是否涉及赔偿,关键在于判断不续签的原因以及用人单位是否存在法定的补偿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