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合同纠纷,国晖助原告成功成功维权9万余元

2025/4/13 14:32:18 148

      【案    由】  加工合同纠纷  

      【案情简介】  

       原告朱某(男,1979年6月出生,湖南省人)与被告黄某(男,1983年5月出生,广东省人)因不锈钢加工服务产生纠纷。双方自四年前建立加工合同关系,原告按约完成加工义务后,被告长期拖欠加工费用。2023年3月,双方签订《结算协议书》,约定被告分两期支付欠款共计人民币96,800元(第一期50,000元于2023年4月15日前支付,第二期46,800元于2023年5月30日前付清),并明确逾期付款违约金按日万分之五计算。然而,被告未按协议履行付款义务,截至原告起诉时仍拖欠全部款项。原告为维护合法权益,委托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本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欠款及违约金,并承担诉讼费用。  

      【争议焦点】  
       1. 被告是否应全额支付加工费及违约金;  
       2. 原协议约定的违约金标准是否合理,法院能否依职权调整。  

      【处理结果】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作出(2023)粤0606民初2xxxx号民事判决书,判决如下:  
       1. 被告黄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朱某支付加工费96,800元及逾期付款违约金(违约金自2023年4月16日起以尚欠本金为基数,按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上浮50%计算至实际清偿之日止);  
       2. 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即超出调整后违约金标准的部分);  
       3. 案件受理费1,146.91元由原告承担146.91元,被告承担1,000元。  

      【案例评析】  

       本案中,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以扎实的证据基础和精准的法律适用,成功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一,证据组织严谨。律师提交的《结算协议书》作为核心证据,完整呈现了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及违约条款,证明被告未履行付款义务的客观事实。尽管被告缺席庭审,但律师通过书面证据链补强了案件事实,避免了举证不能的风险。其二,法律主张精准。针对违约金标准过高的争议焦点,律师主动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结合原告实际损失及公平原则,支持法院调整违约金计算方式,既确保当事人获偿,又避免诉请被全盘否定。其三,诉讼策略灵活。面对被告消极应诉,律师充分利用缺席审理规则,推动法院直接采信原告主张,高效实现诉讼目的。  

       本案体现了国晖律师在合同纠纷领域丰富的实务经验,通过证据梳理、法律论证与程序把控,最大程度维护了委托人利益,彰显了专业代理的价值。  

      【相关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九条(金钱债务履行)、第六百二十六条(加工合同定义)、第六百二十八条(定作人支付报酬义务);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0年修正)》第十八条(违约金调整规则);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举证责任)、第一百四十七条(缺席判决)、第二百六十条(迟延履行利息)。  

      【本案例根据国晖律师事务所(2023)粤晖民字第1390号档案编写